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媒体新闻

黄石日报:将2444名农村保洁员列入财政预算,实现农村环卫管理全覆盖 大冶破解“垃圾围村”

   时间:2017-10-16 00:00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余凯锐 文/摄)农民越来越富,农村垃圾却越来越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垃圾围村”成为困扰农民日常生活的痛点。而大冶启动了“洁万家”活动,在2444名农村保洁员坚守下,“垃圾围村”的痼疾得到破解。

  “垃圾围村”困扰村民


  江柏林今年63岁,大冶市陈贵镇江添寿村人,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江。老江有40多年驾龄,他曾是一名农村客运司机,在灵乡至大冶这条线路上,他开了近20年的中巴车,对南来北往的人和事都很熟悉。


  在江柏林的记忆里,农村垃圾曾是无人关注的死角。早些年,农村垃圾大多是烂菜叶子、破布、旧木材等,烂菜叶子、剩饭菜可以喂猪喂鸡,破布、木材可以焚烧,触目所见的垃圾并不太多。然而,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迅速增加,种类五花八门,不仅有建筑垃圾、废料,还有一次性碗筷、塑料袋,一些坏的雨伞、电子产品等也被遗弃。


  “每个村的情况都差不多,垃圾越来越多,没人清理。”江柏林说,只要能倒垃圾的地方,必然会出现各种垃圾。河边、屋角、田埂,有的地方甚至垃圾堆成山,臭气熏天,“垃圾围村”的现象,越来越困扰村民。


  “村民不知道该往哪里倒,垃圾多了他们也受不了。”江柏林说,看着河水变黑、屋角变臭、田埂变脏,老一辈的村民们既心痛又迷茫。


  一名司机一天运10车垃圾


  转机出现在2012年底。


  当年,大冶启动“洁万家”活动,建立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对市域内3417个村庄环境进行了全面治理,实现了农村环卫管理全覆盖。


  这一年,4辆垃圾转运车开进陈贵镇环卫所,江柏林第一个应聘成为垃圾转运车司机。2017年,陈贵镇的垃圾转运车增加到8辆。车虽然多了,但转运垃圾的任务越来越重,8辆车必须连轴转。


  以前4辆车时,江柏林负责7个行政村,还不觉得有多忙。现在仅负责3个行政村,但他感觉越来越忙。“一天大约要拖运10趟。”江柏林介绍,他负责47个车载垃圾桶的垃圾转运工作。每天早上5时,江柏林便早早起床,到相关村收集垃圾。垃圾转运中心离镇区不远,但最远的村子离镇区有十几公里。


  老江说,车子不能停,一停村子的垃圾就满了,村民就有意见了。


  对垃圾转运车司机来说,最累最辛苦是在夏天,40℃高温酷暑下作业,垃圾车臭气熏天。所以一到夏天,江柏林选择凌晨3时开始工作,避开正午最炎热的时间。


  2444名保洁员坚守农村一线


  整个大冶,列入财政预算的有2444名农村卫生保洁员,今年55岁的陈银凤是其中一员。垃圾转运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全靠他们的双手破解。


  10月8日,陈贵镇南山村一户村民家办酒席,陈银凤拿着扫帚,推着手推车,守在附近收集垃圾,然后将垃圾运到村头的车载垃圾桶中。直到下午2时,她才有工夫端起碗筷,吃简单的午餐。


  “最怕遇上红白喜事,垃圾多得不得了。”陈银凤说,农村办酒席要放烟花爆竹,有一次性碗筷,还有各种纸箱子、塑料袋,一户家庭产生的垃圾抵得上平常1个村的垃圾量。


  每到这时,陈贵镇城管服务中心农村环卫所所长乔家兵的手机就响个不停,都是各村打来的电话,称垃圾车满了,请调派司机及时将垃圾转运走。


  “多亏了卫生员打扫卫生啊,现在多干净!”60岁的村民汪桂林介绍,以前村里垃圾遍地,房前屋后,都是村民随手扔下的废弃物品,村中的水塘经常漂着塑料袋、塑料瓶等。而现在,每家每户门口都配有垃圾桶,大家逐渐养成了垃圾入桶的习惯,村里的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


  按照“1镇1站、1组1箱(池)、1户1桶、3500户1车”的标准,大冶市统一建设和配备垃圾收集清运设施设备,配置不锈钢垃圾收集箱2975个、垃圾桶45525个、垃圾清运车84辆、垃圾转运车6辆,建成垃圾转运站13座,配套设置移动式垃圾压缩转运箱28个。


  大冶市14个乡镇(场)、街办,332个行政村和42个农村社区,实现了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已经全面建立。


  同时,大冶市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按照“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兑现”的要求,对各乡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动态考核管理。今年,大冶市还提高农村保洁员的工资标准,从过去的每月540元提高到640元。


  大冶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明新村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清洁庭院、美化乡村”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清洁卫生的新观念,发动农村妇女争当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大冶市共创建示范型文明新村76个、普及型文明新村256个、“十星级文明户”31053户,全市共组建乡村巾帼保洁志愿服务队208支。


  “以前堆积的垃圾清理一空,再也看不到。”陈贵镇城管服务中心主任陈海涛说,镇里成立农村环卫所后,集中精力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将各村垃圾堆清理干净,并设立垃圾集中点。陈海涛见证了“垃圾围村”局面的产生和破解,但他也有自己的担心。“保洁员工资低,影响工作积极性。”


  而陈银凤坦言,农村保洁工作又累又脏,没有一份责任心,很难坚持下来。


页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