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媒体新闻

黄石日报:石桥林湾农民读书会书香溢乡村 新时代“耕读”生活这边风景独好

   时间:2017-10-30 00:00

     (黄石日报 首席记者 梁坚义)开柜、翻书、登记……10月28日,大冶市大箕铺镇顶枥垴村石桥林湾文化礼堂读书会图书室,28岁村民曹云龙借走了一本《超有味经济学》。曹云龙在一家模具钢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喜欢看经济方面的书籍,并经常在网上买书。他说,现在家门口能看上书,节假日回乡也可以“充充电”了。


  石桥林湾濒临大冶湖,有600多年的历史,全湾有130多户800多人,历代有隆师重教、诗礼传家、兼习武术的传统。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攻坚中,先后修通了公路,拉通了自来水,建起了农民广场、文化礼堂、幼儿园、门口塘等。同时,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引导村民发展养殖、种植和加工业等增加收入。

  村庄美、村风和、村民乐,村民对精神富裕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村民渴望过上新时代的“耕读”生活。

  今年8月,在村民理事会的倡导下,村民曹子荣、曹庭玉、曹庭金等人决定在湾里创办一个农民读书会,引导农民多读书、读好书,学文化、学本领。

  经过酝酿,该湾建立了读书会章程、组织机构、图书管理制度,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和成员,配备了2名图书管理员。读书会又发动湾里在外工作人员捐赠书报,发起建立了读书会微信群,读书群友发展到120多人。

  大冶市作协、当地文化部门也送来大量图书;顶枥垴村村委会、石桥林湾村民理事会还出资建图书室等。

  石桥林湾读书会副会长曹志明介绍,读书会要求成员每月要读一本书,做好笔记写出感想;一年评选一次“优秀领读者”,并进行表彰激励。

  有了“农民读书会”这个平台,石桥林湾许多农民求知求乐、且耕且读,“耕耘”起了自己的精神家园。60多岁的村民曹茂植平时一忙完农活就爱看书,特别喜欢文史类书籍。自从走进读书会,他就借阅10多本历史书籍,还热心地为左邻右舍讲解革命历史。

  石桥林湾村庄理事会理事长曹子荣说,有了读书会,湾里喝酒打牌的少了,学习文化的多了;乱倒垃圾的少了,讲究文明的多了。


  采访手记

  石桥林湾读书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顶枥垴村党支部书记曹树洲说,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目标,显然石桥林湾村民带了一个好头!

  “书当钥匙开智锁,心追梦想做愚公……”黄石文化名人李声高还为石桥林湾读书会欣然提笔,赋诗一首。

  我国农村历来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耕读传家”传统。这些年,国家对农村文化投入越来越多,但是有的设施管理不善,有的场所距离村庄太远,农民看书读报还不方便。石桥林湾农民读书会农民建、农民管、农民用,为破解农村“看书难、难看书”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民读书会这个新生事物?这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扶持农民读书会建设;因材施教,促进农民读书会规范化;因地制宜,加强农民读书会的组织领导。


页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