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东楚晚报记者 朱世杰 通讯员 刘志泉 陈光辉 文/摄)
日前,2017年湖北旅游名镇、名村拟定名单出炉,大冶市金湖街上冯村入围省旅游名村拟定名单。
上冯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先后获得“黄石市最美乡村”“黄石市生态村”“湖北省宜居村庄”“湖北省绿色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等荣誉称号。
“九古”奇村风景如画
山上群峰垒翠,古木参天,竹海翻浪。蓝天白云下,飞鸟展翅,游人如织,同乐在庐尚仙境;山下民居古朴厚重,巷陌纵横,流水潺潺,碧塘如镜,倒影入画。
这里被誉为灵秀湖北的“九古奇村,诗画上冯”。
行走在上冯湾,如同穿梭在时光隧道,令人感觉走进了一处古远静谧的村落中。烈日下,找一处僻静的小巷休憩一会,悠悠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上冯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溪,于元朝晚期至元年间由冯公惠五在此择基立业,距今600多年。村落四周散布古树、古井、古碓、古根、古墓、古道、古渠、古宅、古祠,因有这“九古”,所以又被称为“九古奇村”。
在古树遍布的村落中,有一棵被称为中华枸骨王的枸骨树,树高18米,冠径15.6米,有上千年的树龄,非常珍贵。而占地30余平米的千年樟树蔸,更是被称为香樟的“活化石。”
上冯村现存传统建筑工艺古道6条,长约2000米。全湾尚存的16口古井,或建于山边,或建于屋后,井水晶莹剔透,甜润绵长。
上冯村山上有一处古寺,建于清康熙年间,现扩建有山门、大雄宝殿、斋堂、客房。环境优美,静幽养性。“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古祠,虽历经沧桑,但雄姿犹在,古韵古香。
“九古奇村”上冯,有太多遗留下来的自然和人文景点,值得游客流连忘返。
毓秀之地家风延续
钟灵毓秀之地,必有名人轶事流传。
据介绍,上冯人的祖先是北宋名臣冯京。元末明初,冯氏三十世祖冯伯源携子冯友富迁至鹿耳山、龙角山脉脚,临迭泉小溪,繁衍生息。万历年间,其后代冯赤山经商成巨富,于是大兴土木,兴建上冯湾,至清乾隆年间渐成规模。
上冯湾原有矩范堂、大夫第等古宅百余栋,分为六个片区。古宅矩范堂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有160余年历史。古民居的主人曾是富甲一方的商人冯洽国,因为人正直,做事循规蹈矩,族里进士冯迓衡将一块写有“矩范高悬”的匾牌赠给他,以表示对他的尊重。
据冯氏宗谱记载,冯洽国8岁从商,16岁在长江上从事大型水运生意。由于当时朝更不正,盗贼横行,他苦心积累的资本被强盗洗劫一空。冯洽国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越挫越勇,从头开始,四处经商,最终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
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冯氏宗祠背依鹿耳山,宽72尺,进深238尺有余。历经沧桑的古祠虽墙壁斑驳,依旧雄姿美奂:门有东汉大将军冯异、北宋名臣冯京石雕栩栩如生;石质牌坊上,百兽鸟鸣,花草如生,不失为传世珍品。
上冯湾的家风传承延续到今天。从上冯湾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家,对家乡建设作出很大贡献。湖北兴冶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声波及弟弟冯声浪、冯声海,总共捐资三千多万元。2012年,冯声浪义务担任项目建设指挥长,从事业中分身开来,为建设家乡操心劳力。在冯氏三兄弟的带动下,上冯湾的大小老板踊跃出资出力,使得该湾的乡村旅游景点闪亮登场。
旅游引领产业强村
“有女不嫁冯家湾,深更半夜摸灯盏。”早年的上冯村,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贫困山村,家家户户都务农,以种庄稼为生。再加上当时的交通不便,村里的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整个湾子显得冷冷清清。
2010年5月份,大冶市组织多位省城专家到上冯村实地考察,专家们对上冯古村落保存完好及优美的生态环境赞叹不已,认为上冯村“堪比花源陶氏好,不居世外也风光”,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此后,发展上冯乡村旅游规划,被大冶市委、市政府提上议事日程,纳入全市旅游整体规划,列为重点旅游项目。按照4A级景区建设的要求,由湖北荆楚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控制性详规,目标是依托“九古”人文特色及优美自然风光,建成“比肩周庄、荆楚第一”的全国生态旅游名村。
2012年,上冯村拉开了旅游开发的大幕,总投资达1.7亿元。在保护现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情况下,该村先后修建进村、村域旅游等级公路,修缮古民居,铺张游步道,给沿山建设的旅游点做标识标牌,建起旅游接待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并开发了许多新的旅游景点,如天池、乘龙栈道、观景台等。
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古朴的建筑,悠悠的历史,令人流连忘返。2013年1月,大型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掩不住的阳光》在上冯湾实地拍摄一个半月。同年12月,电影《倾听你心》在此举行开机仪式。
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也带动了当地的第三产业。村民曹群开的四季春农家乐,每天要接待四五桌游客,最高峰时接待过十几桌。她和三个儿媳妇一起经营农家乐,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上冯村有这样大大小小的农家乐10家,超市5家,生意都比较好。村级集体经济一年也有个30万元左右的收入。
大美上冯,正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