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晚报记者 阮瑞祺 通讯员 蔡梦帷)大冶湖治理又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记者昨日获悉,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双方共建“华中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暨“大冶湖水环境修复与生态渔业研究示范基地”。根据规划,华中农业大学将采用新技术,力争用5年时间,将大冶湖现有局部差水质改善为Ⅲ类。
大冶湖水域面积65平方公里,是黄石市最大的湖泊。此前,华农水产学院与大冶湖文旅公司先后开展了《大冶湖生态渔业养殖规划》编制、科学投放鱼苗、水质抽样检测和水生植被栽种等合作,初步建立了大冶湖水生环境数据库,目前已投放鲢鳙等净化水质功能性鱼苗700万尾,试种挺水浮叶植被1000余亩,有效改善了大冶湖生态环境。
此次双方深化合作,意在进一步发挥华农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大冶湖打造为“全国最大最美的城中湖”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水环境监测与修复、生态渔业、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马徐发介绍,该校将采取水生物综合防治法,利用水生生物和微生物重建大冶湖水域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净作用,逐步恢复水质。计划用5年的时间,将大冶湖局部区域现有差水质改善到Ⅲ类。
大冶湖水域面积65平方公里,是黄石市最大的湖泊。此前,华农水产学院与大冶湖文旅公司先后开展了《大冶湖生态渔业养殖规划》编制、科学投放鱼苗、水质抽样检测和水生植被栽种等合作,初步建立了大冶湖水生环境数据库,目前已投放鲢鳙等净化水质功能性鱼苗700万尾,试种挺水浮叶植被1000余亩,有效改善了大冶湖生态环境。
此次双方深化合作,意在进一步发挥华农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大冶湖打造为“全国最大最美的城中湖”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水环境监测与修复、生态渔业、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马徐发介绍,该校将采取水生物综合防治法,利用水生生物和微生物重建大冶湖水域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净作用,逐步恢复水质。计划用5年的时间,将大冶湖局部区域现有差水质改善到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