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媒体新闻

东楚晚报:小伙子和父母办起开心农场

   时间:2017-12-25 00:00

      (东楚晚报记者 汪涛 文/摄)

  

  

   初冬的清晨,寒风凛冽,张天成骑着电动车,不由自主地将衣服裹紧。

   他和母亲陆海英一道,将铁山桥洞菜市场菜贩子手中的蘑菇头和鱼肠收集起来,然后骑车带回自家的农场。

   这些蘑菇头子和鱼肠煮了之后,将成为他家养殖场的猪食。

   2001年,张天成的父母承包了龙衢湾社区张华小组后山的十几亩山林。在这里,他们种植树状月季、三叶枫、银杏等景观苗木,还有文玩核桃、薄皮核桃、木瓜等果树。

   几年下来,树状月季已经有几千棵,核桃树也有100多棵。每年月季开花时,成千上万朵月季花竞相绽放,煞是好看。

   “前前后后搞了几年苗木,都是苗木公司要点我们卖点。也没有赚到钱,有点钱就全部投进去,又重新种上了树。”陆海英感叹道。

   2015年,张天成当兵回来,拿了一笔退伍费后,就想到和父母一起将创业,将这片农场打造成农家乐。

   但是,区区几万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龙衢湾社区干部知道后,主动帮他家申请了十几万元的无息创业贷款,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有了这些资金,再加上自己筹措的资金,他们把农场原来的十多亩扩展为二十亩,又在外地引进几十头巴马香猪,在张家小院开起了农家乐。

   巴马香猪很好饲养,樟树叶、芭蕉叶、菜叶子,什么叶子和草都吃。张华湾的后山上有不少野猪,他们还学习借鉴别人的技术,将巴马香猪放到山林,和野猪杂交产仔,以解决圈养香猪过肥的难题。

   农场里开辟了菜地,种上包菜、油麦菜、大白菜、菜薹等各式蔬菜,利用家里养殖场的猪粪做农家肥,种出来的蔬菜清甜可口。他们还在农场里,养了鸡、鸭、鹅和羊,尽量做到食材自给自足。

   今年年初,为了办好农家乐,张天成还特意跑到襄阳,跟着厨师学做菜,每天起早贪黑,就是为了多学点技术。“我想在农场里搞烤乳猪,所以找了好多厨师学。”

   现在,农家乐的生意并不好,每天也只有一两桌生意,但张天成很有信心,他觉得农业是朝阳产业,将来会越来越好。

   “我想把这片农场打造成集种植、养殖、采摘、吃喝玩乐一条龙的农家乐,在这方面我的经验还不足,但我会继续努力。”21岁的张天成说。


页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