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媒体新闻

培育黄石农业公用品牌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19-09-20 08:19

近年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备受各地推崇。如浙江丽水的“丽水山耕”、江苏淮安的“淮味千年”、湖北潜江的“潜江龙虾”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反观我市,长期以来,黄石特色农产品品牌未形成规模效应,农产品卖不出高价,企业自身的农产品品牌也难以在市场上形成影响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市通过组建产业联盟迅速做大农业产业规模,农产品品质明显提升,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可以说,创建黄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当其时,也正当其势。

省农业农村厅年初出台《湖北省农产品品牌三年培育方案》,重点支持全省各地培育2个核心大品牌、20个区域公用品牌和200个企业产品品牌。黄石要抢抓机遇,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整合我市“多而散、小而弱”的农业品牌资源,快速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和附加值,促进农业由数量型、粗放型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转变。

“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程”写进了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黄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从今年下半年启动以来,先后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创建方案,制定技术标准,召开宣传推介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如火如荼。下一步,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围绕我市稻虾共作、福柑、白茶、湖蒿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创响“黄石稻虾米”“黄石福柑”“黄石泉水虾”“金海白茶”“阳新湖蒿”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多元化营销的现代农业品牌发展格局。

在打造核心公用品牌上下功夫。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时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减少品牌同质化无序竞争,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集中力量将“黄石稻虾米”、“黄石福柑”培育成黄石核心品牌,力争到2022年将其打造成为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上下功夫。品牌的软实力离不开产品自身的品质。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对违法企业、责任人依法实行市场禁入。引导农产品品牌企业融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实行产销一体化的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在培育品牌创建主体上下功夫。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加强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联盟等品牌创建主体的支持和培训。积极引导市场主体通过品牌经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鼓励市场主体建设优质原料基地,通过制定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培训,不断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在加强宣传和营销上下功夫。大手笔、强力度、全方位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重点宣传推介“黄石稻虾米”、“黄石福柑”,多角度展示和宣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认可度,增强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各类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产品发布会等营销平台,借助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品牌流通渠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市场、进商超、进单位、进餐企、进网络。

要构建“大格局”。我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事关全市脱贫大局和民生福祉,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各乡镇和产业发展协会、产业联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公用品牌创建的重要意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强化协作,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黄石公用品牌建设“大格局”。

要形成“硬支撑”。一是政策支撑。各地各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整合惠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支持公用品牌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重点对公用品牌宣传推介、网上销售、包装设计等方面进行扶持。二是科技支撑。力争在产学研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农业科技应用推广体系建设和人才培训方面取得新突破。三是服务支撑。采取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形象、统一包装销售、统一宣传推介等“四统一”管理措施,按照“培育一个、成熟一个、申报一个、成功一个”的原则,加强商标培育和注册工作指导。

要营造“好环境”。全市上下要形成合力,积极营造浓厚的公用品牌建设氛围。同时,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公用品牌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压实工作责任,为公用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市农业产业发展协会要牵头成立标志管理机构,建立区域品牌授权使用机制,依法保护品牌,维护品牌质量、信誉和形象。严格农产品商标管理,防止商标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加大销售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对使用公用品牌的产品开展不定期抽检,严惩质量不合格、冒用品牌售假等违法行为。

要确保“真落实”。市农产品公用品牌办要重点围绕标准化生产、市场开拓和品牌使用、管理等方面,深入乡镇、企业和基地,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公用品牌建设情况,解决公用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对政策措施不到位、推动工作不力的要重点督办、加压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步调一致、落到实处。


页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