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唐区林很忙。年初疫情期间忙着参加社区防控、在实验室帮种植户进行种子催芽,现在又整天下乡指导灾后重建。
唐区林是市蔬菜研究所一名农艺师。7月初至今,市农业农村局共选派种植、畜牧、水产、农机、沼气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6个领域的专家和各级农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当地开展农业生产,唐区林就是其中一员。
遭遇连续强降雨,大冶湖水位居高不下,湖边的汪仁镇王贵辰昌家庭农场,积水排不出去,从7月4日开始,连续十多天,30亩的黄桃树和15亩的辣椒、西瓜都受了灾,积水最多时达到了20多公分。
“2016年种植,去年开始结果,产了五万多斤,今年估计一万斤都没有。”对于农场主柯学农来说,树上的果子本来长势喜人,一场洪水过后,却忧从中来。
“你别灰心,树还没有死,松松土就行。”唐区林拍着柯学农的肩膀,指着一棵叶片枯萎、较为低矮的黄桃树说,“果园过了水,地下水位抬高,根系丧失了吸收和传导能力,加上这几天的大太阳,就容易造成急性枯萎。”
树木需要疏松土壤,还需要使用叶面肥增加营养,对于农场内其他受损的蔬果,唐区林也给老柯提了建议:“抓紧时间除草、平土,种点速生的小白菜和苋菜救救急。”这个季节,两种蔬菜平均20多天就能上市,正好适合进行灾后补种。
汛期,唐区林时刻关注着天气,每天和受灾的沿湖生态园保持着联系,并提供应对建议:空荡荡的草莓棚,需要盖上塑料薄膜、洒水,利用太阳能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香瓜田淹了水,需要尽快腾空抢种冬瓜、辣椒和小番茄……
梅雨期间,沿湖村生态园三分之一的大棚被淹。水退后,土壤可能残留有不少致病菌。眼下,园内正在进行西兰花和花菜的穴盘育苗,唐区林特别提醒村党组织副书记程良江,要搞好土壤消毒,并赠送了从蔬菜研究所带来的几袋木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