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市政协委员胡军提出《关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深加工产业,助推黄石特色农业大变革的提案》,为特色农业发展出谋划策。
眼下正是柑橘成熟挂果的季节,21日,记者在阳新县新兴杂柑合作社杂柑基地看到,圆润的杂柑挂在墨绿的叶丛中,压弯了枝头,一副丰收好景象。
近年来,我市利用山场大力发展爱媛28杂柑、桃子、枇杷等特色水果。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16.87万亩,总产量达2.53万吨。但这么多水果到了丰收期,如何卖得多、走得远?胡军认为,要加大对特色农业精深加工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技改项目的支持方面要重点倾斜。
“我市一些食品、生物、医药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生产线进行适当改造升级,把剩下卖不掉的水果加工成原浆果汁、果脯类产品,解决种植户的销售难题。”以果汁深加工解决水果销售难,建设冷藏中心创造低温储存条件,胡军建议政府要组织协调相关协会,推动扶持特色农业深加工产品的销售渠道建设。
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2019年10月经过科技部审核验收,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宣布成立。该园区核心区位于湖北省阳新县富河流域中游,涵盖军垦农场、荆头山农场、北煞湖农场和综合农场,以粮油、果蔬、苗木、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新模式。
目前,科技园区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在园区内的糯米粉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对糯米粉进行装袋,车间负责人陈丙云告诉记者,目前日产量能达到60吨,销往广东、江浙、江西一带,很受消费者欢迎。
“明年全县中小学生的营养餐都将在这里加工。”来到正在建设的仓储冷链物流中心施工现场,园区科技发展办公室主任杨银文表示,针对政协委员的建议,市农业农村局还将搭建农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科技下乡,选派一批农业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指导服务,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我市农业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