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媒体新闻

湖北阳新荆头山农场:产业旺了 环境美了 群众乐了

来源:黄石+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4-11-02 16:25

橘子枝头灿,秋来美景长。10月30日,站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荆头山农场三脚架山坡上放眼望去,一边是日新月异的阳新县城,一边是绵延不绝的万顷良田。 “好甜,我一口气吃了三个!”来自武汉的游客李郁一边品尝荆头山蜜橘,一边啧啧称赞。

地处阳新富河中游的荆头山农场,紧邻阳新县城,山水相依、良田纵横,空气清新、风景如画,柑橘种植历史源远流长,素有“柑橘之乡”美誉。这片好山好水之地,因橘而兴、因橘而富、因橘而闻名。

近年来,荆头山农场坚定不移地贯彻阳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将做强做大柑橘产业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融合,让橘树成为群众增收的“摇钱树”、美丽乡村的“风景树”,全力打造产销一体、农旅融合的“柑橘小镇”,探索出一条独具“橘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无人问津”到文旅建设热土

数十年前,荆头山一度“无人问津”。当时,这里没有一家规上企业。经济发展缺乏支撑,就业机会少,年轻的“垦三代”只能背井离乡寻找发展机遇。

近年来,在阳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场党委深刻认识到发展瓶颈,下定决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荆头山农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把企业家当作家人,让每一位前来考察的客商都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从政策制定到服务实施,每个环节,农场都以客商需求为出发点,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其安心投资。农场党委聘请浙江万丈文旅集团专业团队,调整优化《荆头山农场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柑橘产业发展规划》。同时,举办橘花节、丰收节、省摄协采风行等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吸引了外界目光。越来越多的客商开始关注这片充满潜力的热土,发掘其中蕴藏的无限商机。

随着武阳高速及连接线的建成通车,农场交通迎来历史性变革,成为阳新重要门户的同时,“柑橘小镇”步入“高速高铁”时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看天吃饭到产业兴旺

曾经,荆头山农场的发展如风雨中飘摇的孤舟,只能看天吃饭。长期的财力不足让农场发展艰难,有限资金难以支撑完善的产业链,产业链的短小使农场发展受限,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发展局面,导致农业产业质效不高。

柑橘产业作为农场支柱产业之一,靠传统种植和销售模式在市场竞争中渐失优势,亟待转型升级。

面对这些困境,秉持“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人没有退缩,积极行动,组织一批批干部职工奔赴江西抚州、浙江衢州、福建顺昌等先进农业地区,学习借鉴产业布局、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经验。

经过充分讨论和研究,组织规划评审,农场邀请专家学者论证和完善发展规划,然后大胆先行先试,探索发展模式。最终,建设“四区一园”、打造“柑橘小镇”的目标一锤定音。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为农场发展树立标杆;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区,突出柑橘等特色农产品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农旅融合体验区,将农业与旅游结合,让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体验柑橘采摘乐趣;开发生态康养休闲区,利用农场生态优势,打造修身养性好去处,努力将农场打造成现代都市后花园,盘活农场资源。

从“事不关己”到群策群力

深秋时节,走进荆头山农场,高产稻田流黄吐金,富河秋色五彩斑斓,一幅环境优美、 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在共同缔造理念指引下,农场始终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要任务,围绕“清通畅、扫干净、码整齐、保常态”方针,通过一系列全面深入的措施,成功实现职工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态度的重大转变,让农场环境焕然一新。

做实“擂台比武”“户户评”“积分制”“月考核” “月评比”等工作。各社区积极推广“四园行动”,将门前打造成菜园、院子打造成花园、山坡打造成果园、小区打造成公园,激发全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坚持群众作主,党政主职和班子成员带头示范。通过板凳会、“诸葛会”、村民代表大会、户户访等形式,先后召开42次各类群众会议,让职工群众充分参与到环境整治的议事协商中。

优化农场空间布局,完善功能,提升颜值,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当前,农场正全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休闲特色柑橘小镇。

坚持既定目标不动摇,走稳绿色发展之路,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荆头山正朝着幸福美好的明天大步前行。

页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