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我局召开了全市春耕春管暨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把春耕生产作为全年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专题研究春耕工作,提出了“在田作物抓田管,春播作物稳面积,种植结构调优化,两夏增产保丰收”的工作思路。目前春耕备耕工作正在全市有序展开,春播进展顺利,总体形势较好。
一是扎实开展春季田管,在田作物长势良好。针对一月下旬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市农业部门组织动员农户切实加强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迅速落实油菜“一促四防”、小麦“一喷三防”等田管关键措施,掀起抗低温、防冻害、抓田管、闹春耕,夺取农业首季开门红的生产热潮。据统计,据统计,我市秋冬播面积近130万亩,其中油菜70万亩,小麦播种面积22.4万亩;蔬菜面积22万亩;马铃薯面积8.1万亩;蚕豌豆面积4万亩,其他作物面积5万亩;全市油菜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近2万亩,油菜一、二类苗面积45.5万亩,占65%,比上年增加4.28个百分点;小麦一、二类苗面积16.9万亩,占75.4%,比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目前油菜已进入抽薹期,小麦已进入拔节期,长势良好。
二是超前谋划结构调整,春播面积稳中有增。开春以来,农业部门立足于早行动,早安排,早部署,及早落实春播面积。预计今年我市春播种植面积176.87万亩,比去年增加1.73万亩,增幅达1.1%。其中早稻34.55万亩,比上年减少5.17万亩,中稻49.01万亩,比上年增加5.3万亩,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再生稻面积2.9万亩,比上年增加1.25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6.7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玉米20.8万亩,比上年增加0.6万亩,大豆6.2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蔬菜25.71万亩,比去年增加0.5万亩,春播棉花5.6万亩,春播花生6.2万亩,芝麻11.2万亩,薯类及其它作物17.6万亩,全市春播计划面积总体呈稳中有增态势。
三是集中育秧稳步推进,育秧基地保持稳定。今年黄石市计划开展早稻集中育秧示范基地30处。其中:中型育秧基地4处(大冶市1处、阳新县3处),每个育秧基地占地面积20亩,面积80亩;小拱棚集中育秧示范点26处(大冶市12处、阳新县14处),育秧面积400亩以上,集中育秧配套机插秧进一步稳定早稻种植面积。据统计,全市已将早稻育秧种子、秧盘、薄膜、竹弓、消毒药剂及相关机械设备筹备充足,各育秧基地将在3月下旬陆续开展育秧工作。
四是春耕物资准备充足,农资打假全面铺开。据调查,今年春耕种子、化肥、农药市场货源充足,准备充分,基本能保障春耕生产需求。目前已贮备农作物种子293万公斤,占应备量的74.7%。其中种子经营单位已备早、中稻杂交种子20.8万公斤,玉米、棉花等其它农作物种子1.3万公斤,农户自备各类农作物种子165万公斤;已备尿素、复合肥等化肥3万吨、农药80吨、农膜170吨。为了确保农民群众买到合格种、放心肥、安全药,为全市春耕生产保驾护航,3月份市农业局蔬菜与农作物办公室将配合政策法规科联合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组织市畜牧兽医局、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市生态能源局、市种子管理局等直属单位的执法人员,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检查行动,对农资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哄抬物价的不法行为,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施上“放心肥”。
五是农资市场价格基本稳定。据调查,今年种子价格基本平稳,农药、农膜价格小幅波动,化肥部分品种上涨较快。其中早稻杂交稻种子价格28元/公斤,中稻杂交稻种子不同品种价格在60—80元/公斤,杂交玉米种子价格32元/公斤。7种常用农药市场零售平均价格同比2涨5降,其中毒死蜱、草甘膦分别上涨2.25%和0.67%,阿维菌素、代森锰锌、乙草胺、多菌灵、吡虫啉分别下跌4.56%、3.73%、1%、0.96%、0.77%。农膜市场零售均价缓步上扬,其中棚膜每公斤价格为13.63元,地膜价格为13.46元,同比上涨3.08%和2.15%,环比上涨0.29%和0.36%。国产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三元复合肥、氯化钾平均市场零售价同比涨幅分别为18.39%、17.14%、3.39%、6.97%和0.34%。1月份尿素尿素批发价2350元/吨,较上年上涨550元/吨,涨幅30.5%。
六是农机具检修及技术培训到位。据统计,全市已准备春耕备耕农机具1.9万台套,已检修各类农机具6000台套,农民新购农机具500台套,市农机局和乡镇农机服务中心已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开展农机大户和农机操作手技术培训3期,培训人员400余人。
七是经济作物市场供应稳定。目前秋冬在地蔬菜面积15万亩,白菜、包菜、萝卜、菜薹、莴苣等市场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平稳,春季大棚早熟苋菜、空心菜、豇豆、西红柿、薯尖等长势良好。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倒塌的葡萄、草莓、柑橘、茶叶大棚修整完毕,农业部门积极指导农户加强修剪和肥水管理,作物生长正常。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种粮大户的春耕备耕工作。种植大户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据统计,我市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400多户,其中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的60户,全市种粮大户水稻种植面积达43.12万亩,抓好种植大户的春耕备耕工作就可牢牢抓住当前春耕备耕的主动权。
二是突出抓好早稻集中育秧。全力抓好早稻育秧工作,进一步稳定早稻种植面积。把发展早稻集中育秧作为推进早稻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早稻集中育秧成功一片,带动一方。
三是突出抓好“两夏”作物田间管理。目前正是夏粮夏油(油菜、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油菜现在进入抽薹期期,小麦进入拔节期,要重点抓好小麦的“一喷三防”和油菜的“一促四防”病虫害防治和清沟排渍工作。
四是突出抓好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一懂两爱”活动,深入田间地头、种植大户生产现场实地指导群众开展油菜、小麦等春季在田作物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以及防灾减灾技术指导等工作,为农民增产增收作贡献。今年我市计划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农民、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2.5万人(次)。目前,全体农技人员已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市农业局已印发《关于大力开展春耕春管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通知》(黄农业发[2018]2号)、各级农业部门印发《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规程》、《在田作物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和《油菜菌核病防治意见》、《小麦赤霉病发生预报》共计5万余份,分发到村组,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