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广羊肚菌高效种植技术,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月26日,市农业农村局携手市财政局在黄颡口镇举办羊肚菌种植技术培训会,全市各乡镇100余名种植户参加培训,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反响热烈。

三年前,羊肚菌在黄石还是一片陌生的“稀罕物”;三年后,从2022年试种的不足10亩,到如今种植面积超300亩、亩产高达1000斤,我市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和全链发展,让“黑金”羊肚菌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书写了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

2022年,黄石市引进羊肚菌种植技术,首批在黄颡口镇试点种植8亩。然而,初期因气候差异、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出菇率不足30%,亩产仅200余斤。“当时农户信心受挫,甚至有人想放弃。”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军回忆。为突破瓶颈,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成立技术专家工作组,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指导,针对黄石昼夜温差大、湿度波动等问题,改良菌种配方,推广“小拱棚+遮阳网”设施栽培模式,并建立土壤温湿度智能监测系统。2023年,试点亩产跃升至600斤,点燃了农户的种植热情。

随着技术成熟,黄石市将羊肚菌列为重点产业,组建“专家+农技员+示范户”服务团队。今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300余亩,种植户达30多户。“现在种菌像‘流水线’一样科学!”当天,在黄颡口湖北申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指着大棚内的传感器介绍,“温度超20℃自动通风,湿度不足就喷雾,亩产从600斤涨到1000斤,种出来的羊肚菌品质非常好,很受市场欢迎。”


“适合羊肚菌的种植温度在6到20°之间,目前,黄石羊肚菌鲜菇批发价在每斤60元至100元,亩均收益超3万元,是传统农作物的10倍。”高级农艺师陈久爱感慨,“从试验田到聚宝盆,黄石羊肚菌的‘三级跳’印证了科技兴农的磅礴力量。一颗小菌菇,正带动一片乡村走向共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