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新闻动态 > 政务动态

湖北垦区:抓春管提单产 农技专家“田间把脉”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5-03-06 14:03

眼下正是冬小麦、冬油菜抓好春季田管关键时期。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近日组织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总站、省油菜办专家,赴襄阳、荆门等六大主产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精准技术指导。全省垦区同步推进农资保障与农机升级,无人植保机织就绿色防护网、智能拖拉机实施厘米级播种等“黑科技”场景频现,农技专家驻点开具“科技处方”,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传统农事,全力打好春季农业生产“开局战”。

田间课堂:专家把脉破解春管难题

“当前小麦进入拔节期,要抢抓晴好天气实施‘一喷三防’!”2月27日,老河口市张集农场小麦基地里,湖北省农技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汤颢军手持麦苗,向20多名种植大户现场授课。他拨开叶片讲解纹枯病防治要诀的场景,被农户们戏称为“麦田里的解剖课”。

这样的场景在湖北垦区已成常态。连日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团兵分多路,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墒情定制“春管套餐”。在洪湖市大沙湖农场,省油菜办专家程泰指导农户实施“三沟升级”,破解即将面临的油菜渍害难题;在黄冈龙感湖农场,省农科院研究员朱展望开出“控旺转壮”药方,助力弱苗升级。

数据显示,当前全省农垦66万亩小麦一二类苗占比84.94%、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秋冬播油菜28万亩,一二类苗占比82.82%、同比增3个百分点。

科技赋能:春耕跑出“加速度”

在阳新县荆头山农场的智慧农田里,几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田间穿梭,进行高精度旋耕作业。“北斗导航系统能让耕作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效率比人工提升3倍。”当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李茜指着正在撒肥的农用无人机介绍到,今春农场投入数十台智能农机,日作业能力突破1000亩。

在阳新县综合农场,记者看到油菜和小麦长势良好,阳新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高级农艺师张景介绍,通过优化春耕结构,并全面推行机耕、机播、机收、飞防、病虫防治、秸秆回收等社会化服务,农场夏粮夏油首次实现种满种足,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样的“硬核春耕”已逐渐成为湖北垦区的标配——

老河口市张集农场春耕投入150台套检修农机,植保机、无人机联合作业,扎实做好小麦返青、拔节期化学除草和施肥,据测算,3天能完成万亩麦田除草施肥。

阳新县军垦农场大力推广侧深施肥插秧机,实现“插秧同步精准施肥”,1.2万亩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机收率近100%,每亩节本增效超200元。

荆门市五三农场深化“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模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力争今年小麦单产提升1%以上,油菜单产提升2%以上,今年有望启动2000亩智慧农场建设。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垦处负责人介绍,我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农垦系统已超85%,五三、龙感湖等一批农场的水稻、小麦、油菜耕种管收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为全省粮食提单产筑牢“技术底盘”。

产业升级:从“单打独斗”到“全链协同”

走进天门市蒋湖农场蔬菜产业示范园,1570个蔬菜品种在智能温室内竞相生长。据了解,该园区正打造“育繁推一体化”体系,辐射带动周边形成20万亩标准化基地,通过“专家驻点+企业订单+农户托管”模式,形成了从育苗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蔬菜电子商务销售额达1.5亿元。

农垦联丰张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近年来大力推进小麦“种粮一体化”项目,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老河口市、谷城、襄州、南漳等地农业生产提供生资、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发挥农垦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民种粮收入和种植水平。

这种全产业链思维正在重塑湖北垦区农业——

宜城市王集农场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蔬菜产业联合体,蔬菜种植连续三年超过6万亩;

黄冈市龙感湖农场创新“稻虾连作+埂上种油”立体模式,亩均效益取得显著提升;

龟山茶场推动茶旅融合,“龟山岩绿”“龟山红韵”品牌茶叶销售年逾300万元,带动2000余农户增收,年产值达6500万元。

藏粮于技:向每一寸土地要效益

在嘉鱼县头墩农场,嘉鱼县副县长、潘家湾镇党委书记周湘波正在田间查看蔬菜长势。当地聚焦“种业创新”,研发“思特丹”越冬甘蓝等新品种,打破国外种子垄断,以潘家湾镇为核心,建设露地蔬菜标准化示范区19万亩,为甘蓝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通过推广轮作、套种等新种植模式,改善特色产业生产基地种植结构,如“春甘蓝+南瓜”套种面积达3.5万亩。

赤壁市黄盖湖农场负责人介绍,垦区实施“旱改水”项目,将旱地改造为水田,提高粮食产能;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强农田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进行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建设,整治渠道,为农业生态健康和灌溉保障奠定基础。

荆门市五三农场加强科技赋能,推广直播油菜优质丰产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和高产高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落实一播全苗、合理增密、科学施肥、精准调控、减损机收等单产提升关键技术。

【记者手记】

在湖北垦区的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再是一句口号。农技专家沾满泥土的笔记本里,记录着作物生长的每个细节;新农人操控无人机的指尖,跃动着科技兴农的时代脉搏。当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湖北垦区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农耕文明升级版”。

随着春管春耕的持续有力推进,在科技的强劲助力下,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正向着丰收的彼岸加速前行,必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入更为强劲的湖北力量。当下,全省各垦区和农场正锚定农垦“两大行动”“三大建设”目标,全力组织农资下摆、农机保障、“菜篮子” 产品稳产保供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春耕备耕有条不紊开展,为全年农业丰收开好局、起好步。

页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