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农业办发〔2019〕15号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局、开发区·铁山区农业农村局:
现将《2019年全市畜牧兽医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2019年4月22日
2019年全市畜牧兽医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省畜牧兽医工作要点,以“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为目标,以稳生猪、防疫病、减兽药、治粪污、调结构为重点,聚焦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畜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我市畜牧兽医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畜牧生产平稳发展,畜禽养殖结构逐步优化。畜禽规模养殖设施配套率达到82%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2%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主要措施
(一)着力强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1.重点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农业农村部及省业务主管部门各项安排部署,持续强化非洲猪瘟疫情排查、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餐厨剩余物全链条监管、“两场”生物安全水平提升等关键防控措施,进一步严格疫情报告和应急处置程序,着力压实各级各部门防控责任,确保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2.统筹抓好其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落实“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定时补针、定期监测抗体”的防疫机制,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国家规定的6种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继续推行“先打后补”试点,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督促大冶市、阳新县做好兽医实验室考核工作,提升县级实验室疫病监测和检测能力。
3.扎实开展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全面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按照布病防治目标,对标定位,优化净化方案,提升检测能力,规范采样、监测程序,完成省级下达的布病净化任务,有效降低易感牲畜布病阳性率。落实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完成全年血防工作目标任务。
(二)着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深入开展禁养区关闭搬迁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严防禁养区养殖场复养现象发生,巩固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搬迁成果。加大督办力度,加快推进大冶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提升粪污治理的主体责任意识,落实“一场一策”,建立台账制度,治理一个,销号一个。
2.因地制宜开展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各县(市、区)结合自身资源环境特点及养殖场畜禽废弃物产生情况,以畜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指导老场改造升级,严格规范新场建设,因地制宜推广经济适用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综合利用总思路的指导下,确保畜禽粪污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3.有序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继续强抓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信息化监管,不断规范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的申报、核查和使用,严厉打击随意抛弃病死畜禽,收购、销售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抽查和动态监控力度,确保达到全市养殖环节病死畜禽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的目标。
(三)着力优化畜牧产业结构
1.保障生猪生产平稳有序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生猪产业布局,推动规模猪场转型升级,支持改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提升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水平。大力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加强生猪产销形势研判,强化信息预警与指导服务,稳定生猪生产,确保平稳有序发展。
2.提升畜禽养殖生产水平。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创建一批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防疫规范的标准化示范场,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并支持发展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植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现代家庭牧场。
3.兼顾发展现代草牧业。配合省级主管部门开展粮改饲品种适应性筛选推广和草牧业典型调查,统计监测草牧业生产经营分布情况,加快推进饲草产业化,促进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发展。
(四)着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加强兽药安全监管。按照省级主管部门要求,配合做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工作,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无抗养殖试点。全力推进兽药追溯实施工作,推广运行“楚天兽医药”APP平台,提高兽医药管理信息化水平。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强兽药生产企业“双安全”管理。
2.加强饲料生产安全监管。根据“双随机、一公开”相关要求对饲料生产企业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每年至少开展两次饲料监督检查工作,实行“痕迹化”检查制度,督促企业建立完善饲料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合省饲料监测所开展饲料产品监督抽检工作,完成年度抽检任务。
3.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养殖环节“瘦肉精”、生鲜乳中添加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生猪屠宰环节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生鲜乳运输车辆监管,加大畜产品及生鲜乳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实施检打联动,对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不断提升畜产品品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4.加强屠宰行业管理。继续强化生猪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监管,认真抓好“两个责任清单”及“五本台账”等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创建工作,推进“集中屠宰、统一配送、一体化经营”模式。开展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严厉查处私屠滥宰违法行为,同步开展屠宰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促屠宰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屠宰环节安全责任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5.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按照动物检疫相关规程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严格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规范出证行为和动物卫生证章标志使用及管理,加快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生猪运输车辆备案、非洲猪瘟监督抽检等管理制度,同步强化畜禽及其产品调运监管,严惩违规调运行为。加强动物卫生监督队伍建设,落实屠宰环节官方兽医检疫监管制度,持续开展屠宰环节“瘦肉精”抽检。
(五)着力推进畜牧产业扶贫
认真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要求,深入开展畜牧产业扶贫情况调研,突出畜牧产业特色,依托畜牧产业联盟,发挥专家及资源优势,做好畜牧产业扶贫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工作,着力推进产业扶贫。
(六)着力推动畜牧系统作风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及会议精神,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站位和理论水平。结合第二十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不断强化畜牧兽医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风险点防控和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防线。紧盯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强化资金、项目、物资采购等监管。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新风、创一流、争做‘一懂两爱’‘三农’干部”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面对新机构、新任务、新要求,始终把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改善政风行风。强化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意识勇气,以新作风创出新作为,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畜牧兽医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