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文件公告

黄石市5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及防控建议

来源:黄石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4-05-11 11:32


预计5月我市降水量190~23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月平均气温23~24℃,较常年同期略偏高。5月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较频繁。随着水温升高,水体中寄生虫性、细菌性病原滋生传播加快,水产养殖对象进入病害多发期,以寄生虫性疾病、细菌性疾病为主,有时伴有混合感染。现对5月份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防控建议,供参考。

  一、病情预测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在9℃~36℃水温区间均流行,主要危害对象为鲫、鲢、鳙、团头鲂、黄鳝、鳜、加州鲈等。病鱼离群缓慢游动,体表严重充血,眼球突出,鳃、肝、肾颜色较淡,呈花斑状。病情严重时死亡率达90%以上,具有病程较急、死亡率高等特点。

  2.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水温20℃~30℃时易发病,主要危害对象为草鱼、青鱼等。病鱼出现鳃盖或鳍基出血,解剖后可见肠壁充血、肝脾充血、肌肉点状或块状出血等症状。

  3.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水温15℃以上易发病,主要危害对象为青鱼、草鱼、鲫、团头鲂、鳜、加州鲈等。病鱼鳃丝腐烂并带污泥,严重时鳃丝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被腐蚀。此病传染迅速,病程长,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因此养殖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4.赤皮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一年四季都有流行,主要危害对象为草鱼、青鱼、鲤、团头鲂等。病鱼鱼体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发病往往与鱼体受伤有关,特别是当捕捞、运输、放养使鱼体受到机械性损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更易侵入,引发疾病。

  5.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主要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主要危害对象为青鱼、草鱼、鲢、鳙等。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摄食,解剖后可见肠道充血发红,尤以肠后段明显,肛门红肿、外突,肠腔内有很多淡黄色黏液。此病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

  6.车轮虫病:由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皮肤或鳃部引起的疾病,发病水温为20℃~28℃。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有的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常引起鱼苗、鱼种的大批死亡,是对养殖鱼类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病,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气,在养殖密集的鱼池尤其容易暴发,应引起重视。

  7.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等,水温20℃~30℃为流行高峰。病虾行动异常,甲壳上出现白点,白点直径小于3毫米或连成片。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小龙虾养殖区及稻虾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8.鳖腐皮病:病原主要为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等,水温20℃以上易发病,温度越高,发病率越高。病鳖体表糜烂或溃烂,反应迟钝,活动微弱,不摄食,短期内死亡。一旦发病,持续期长,危害较大。

  二、防控措施

  1.严格消毒。包括池塘消毒、水体消毒、养殖品种消毒、渔具消毒和管理人员消毒,可有效预防病原传播。

  2.调节水质。注意改良池塘底质和水质,给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稳定的水环境。养殖期间每天适时开启增氧机,检测溶解氧、氨氮、亚硝氮、pH等水质指标,减少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3.做好苗种产地检疫。购买具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苗种,避免投放带毒苗种,合理控制苗种的放养密度。

  4.科学投喂。坚持“四定”原则,根据天气、水质和水产养殖动物活动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建议投喂蛋白质丰富的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增强免疫力的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等添加剂,以增强鱼体抵抗力。

  5.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注意暴雨等突发性天气预报,及时加固养殖设施,谨防池塘水体缺氧,关注养殖水生动物应激性反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6.科学用药。一旦发生疫病,应及时诊断治疗,可咨询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或通过“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 (www.adds.org.cn)进行咨询,做到对症下药,科学防治。

7.及时报告疫情。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的扩散。


页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