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坚持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深入开展农业产业大招商、创建品牌农产品等方式,多措并举,推进了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据介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门类涵盖了农产品加工业12大类中的10类(烟草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除外)。2011年,全市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7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22亿元,同比增长17;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我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近几年来,中粮、雨润、永惠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我市,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的档次和水平。至2011年末,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94亿元,总产值达到87亿元,带动农户11万户,签订订单42万亩,订单总额达到4.3亿元。
精品名牌不断增多
全市大力实施精品名牌工程,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鼓励龙头企业争创中国名牌和省级名牌产品。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优势日渐显现。在农副产品领域,我市现有中国名牌1个,湖北名牌6个,全国驰名商标1个,全省著名商标9个,无公害农产品40个,绿色食品51个。“劲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劲牌保健酒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灵溪豆豉、楚仙鱼面等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
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巩固了现有的农产品加工基地,而且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市按照种植业建板块,养殖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的要求,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蔬菜、生猪、家禽、名特水产品、油茶、经济林及生物能源等特色产业基地,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基地近150万亩、联接农户20多万户、转移农村劳动力3.57万人。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据介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门类涵盖了农产品加工业12大类中的10类(烟草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除外)。2011年,全市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7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22亿元,同比增长17;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我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近几年来,中粮、雨润、永惠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我市,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的档次和水平。至2011年末,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94亿元,总产值达到87亿元,带动农户11万户,签订订单42万亩,订单总额达到4.3亿元。
精品名牌不断增多
全市大力实施精品名牌工程,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鼓励龙头企业争创中国名牌和省级名牌产品。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优势日渐显现。在农副产品领域,我市现有中国名牌1个,湖北名牌6个,全国驰名商标1个,全省著名商标9个,无公害农产品40个,绿色食品51个。“劲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劲牌保健酒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灵溪豆豉、楚仙鱼面等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
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巩固了现有的农产品加工基地,而且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市按照种植业建板块,养殖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的要求,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蔬菜、生猪、家禽、名特水产品、油茶、经济林及生物能源等特色产业基地,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基地近150万亩、联接农户20多万户、转移农村劳动力3.5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