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抗灾救灾

黄石日报:生产自救 我们在行动

   时间:2016-07-21 00:00

昨日,大冶有色井巷公司工作人员在铜绿山矿尾矿库坝体安装排渗孔。该坝体全长2.8公里,设计安装99个排渗孔,用来排除坝体内部积水,保障汛期安全生产。通讯员 郭小勇 摄

昨日,阳新县浮屠镇沿镇村云海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在抓时间抢种晚熟冬瓜,蓄力抢占春节档冬瓜市场。据了解,阳新县蔬菜办积极指导蔬菜种植合作社和种植户,科学救灾、科学抢种,力争把损失降到最小。记者 余凯锐 通讯员 江显平 摄

18日,市民政局将便携式发电机送往阳新县氵韦源口镇竹溪洲村,为还未通电的受灾群众送去电力保障,确保他们电扇能转、电灯能亮、手机能打。记者 熊峤 通讯员 童帅 摄

19日,黄石英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员工为驻守在林家湖的防汛队员送去慰问品,并对一线抗洪抢险队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敬意。记者 熊峤 摄

19日,铁山区曹家林社区干部正在为受灾居民倒水。不间断的阴雨天气使得部分居民家中积水,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2位受灾居民住进了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室,社区还为其提供床铺和一些基本的生活设施。记者 鄢巍 通讯员 盛蓓 摄

昨日,开发区汪仁镇磊山村村民周海洋正在村委会前取水。该镇每天早晚两次派出水罐车为村民送去饮用水,保证470名村民的用水需求。

记者 汪泽栋 摄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编者按
   “现在正处于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要坚持防汛救灾和生产发展两手抓、两不误。”14日,市委书记周先旺调研工业企业时提出明确要求。
  连日来,各级党委、政府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挺在一线、攻坚克难,坚持防汛抗洪和生产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积极进行生产自救,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经济稳增长,奋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抢补蔬菜 力保供应 “鑫东生态”补种400亩时令菜

  20日上午,趁着晴好天气,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三期露天蔬菜基地里,20多名工作人员在地里紧张忙活,他们正对受灾较轻的农作物进行松土、除草。

  14日凌晨,大冶市大箕铺镇遭遇特大暴雨,鑫东生态农业1200亩蔬菜基地全部被淹。“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据鑫东蔬菜基地经理曹庭赞介绍,总共900亩的露天蔬菜基地,种植有辣椒、冬瓜、红薯等10余种作物,暴雨过后,仅冬瓜、红薯等作物部分存活,但地里的肥料全被雨水冲走,需要加紧重新除草施肥,修建排水沟,力争稳产。

  同时,对其它淹死的作物,该公司正在积极补种。在不远的蔬菜大棚基地,受灾严重的作物逐渐被翻新,改种适宜的作物,几名工人排着整齐的队伍,正在给新补种下的蔬菜浇水。

  记者看到,基地育苗大棚里一片繁忙,一车车肥料被运送进去,工人们正在加紧栽下种子,培育幼苗。一株株刚刚探出头的青翠幼苗,让人看着煞是喜爱。

  据介绍,目前该基地正在培育西红柿,辣椒,小白菜,萝卜菜等一系列品种,加紧补种。该公司目前已补种400亩时令蔬菜,一个多月后便可上市销售。(记者 殷柯 万经煌)

  排涝一块 复产一块 北煞湖农场1.2万亩灾田复产

  20日上午,阳新县浮屠镇北煞湖社区(农场),10余名农户正在田地里紧张地插秧作业,确保减少受灾损失。

  北煞湖社区(农场)书记范支来说,农场共有23000多亩田地,连日的强降雨致使15000多亩田地受灾。为确保减少农户们的损失,农场专门安排人员24小时在田地间值守,并使用8台排涝机组对田地内的浸水进行抽离,其中2台排涝机组,还是临时由抗旱机组改装而成。为尽量将损失降至最低,该农场及早通知农户购买好种籽,保障受灾田地在清理完积水后能及时补种“早还早”种籽。

  考虑到田地间病虫害情况严重,社区还组织农户对田地进行施肥、打药。据悉,目前该农场内15000多亩受灾田地经过及时排涝自救后,已有12000多亩及时恢复生产。(记者 田城 向征)

  强攻薄弱环节 提高经济效益 “邦之德”扩大产量保全年目标

  “长江水啊,快点退吧,不然对我们的影响真是太大了!”昨日,站在位于江北的黄石港工业园区,面对长江,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据介绍,自洪灾发生后,浠水散花码头被淹,邦之德需要的原料运不进来,生产的产品又无法运出去,导致企业困难重重。

  “如果产品从陆地运送,不但费用成本很高,而且许多大城市不允许大卡车进入,根本无法通行。”吴晓峰说,唯一的出路就是水上交通运输;同时,由于产品不能淋雨,因此只有确保在天晴的情况下才能销售。

  江北管理区党委书记杨国飞告诉记者:“虽然洪水没有直接淹没到该公司生产的厂区,但当洪水上涨、策湖大堤出现告急时,邦之德老总吴晓峰每天宁可停止生产,也要带领10多个员工上堤抢险或值班。一连10多天来,该公司以防汛抢险守大堤为主要工作,顾全大局,随时听从江北防汛指挥部的调遣,做到了有险情随时上。”

  在干群及官兵们的共同努力下,策湖大堤虽然出现了滑坡、轻度溃口等现象,但险情被及时排除,江北工业园区没有出现内涝,从而保证了企业没受损失,基本确保了正常生产。

  “我们今年全年的生产任务是6万吨,虽然我们上半年只完成了2.6万吨,不到任务的一半,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下半年加快生产,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吴晓峰告诉记者。

  对此,公司决定采取加强制度建设、抓好企业管理、增加生产线等措施,扩大生产量。同时,通过技改、更新设备、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减少运费、包装费、装卸费等,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虽然洪灾对我们企业的影响很大,但困难只是一块礁石,只要我们勇敢地搏击,就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实现全年的目标任务完全有可能。”吴晓峰信心满怀。(记者 吴高斌)

  做好“三抢” 提供技术指导 风波港村8家受灾企业复工

  “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这么快恢复生产。”16日,风波港村8家受灾企业全部恢复生产。为表达谢意,相关企业负责人带着矿泉水、西瓜、方便面等物质慰问了坚守长江干堤风波港段的党员干部。

  为了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风波港村驻村工作组与村委会干部商定排水措施。积极调用排水泵进行24小时不间断排水。水排完后,驻村工作组积极联系区安监、供电、卫生、民政等部门,对受灾企业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安全、快速、稳定生产。此外,工作组多次深入企业职工家里进行鼓励,并对困难家庭进行慰问,多方位增强企业职工信心。

  这是西塞山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工作的一个画面。连日来,西塞山区不等不靠,积极组织全区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针对农业方面,西塞山区要求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摸排,到田间地头实地统计受灾情况,并组织群众积极疏通沟渠,突击抢排秧田积水、扶秧、洗苗,开展抗灾自救。同时要求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正确引导,鼓励他们树立自救信心,尽快恢复生产。

  据区农林局局长徐德安介绍,目前该区在生产自救方面,最主要的是做好“三抢”工作,即抢排、抢管和抢种工作。该局在做好全面统计情况下,优化配置技术人员力量,为受灾群众生产自救提供技术指导。截至目前,该区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日常生产生活已经正常进行,各项生产自救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全区所有受灾企业已经全部恢复生产。”区经信局副局长李冬保说,面对受灾的企业,该区分成多个工作组深入企业车间、项目现场,积极协调解决困难,帮助受灾企业开展生产自救。(记者 董浩)

  提供管家式服务 为企业保驾护航 提前介入保华中铜业供电安全

  20日,下陆区统计局报表显示:6月份,中铝华中铜业公司产值1.21亿元,同比增长59.86%。

  对于这一成绩的取得,中铝华中铜业工程部主任段宗汉感激地说道:“多亏了区委、区政府和安监局的及时援助,公司安全生产有了保障!”

  汛期前巡查中,下陆建设局发现长乐大道华中铜业段110KV变电涵洞周边路基系回填土,高度在7米以上,距中铝华中铜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气体保护站及110KV变电站较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并且由于目前在梅雨汛期,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一旦有雨水冲刷将会造成塌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该局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立即上报,联动区安监局、市城投公司等相关单位,积极协调推进该问题的解决,6月30日区建设局和市城投前往中铝公司现场办公,研究制定整改方案。

  截至7月18日,已完成了该路段约45米的110KV主电缆沟保护涵洞的工程,保证了高压电缆沟的安全;并投资近10万元完成了铜板带电缆沟涵洞周边挡土墙砌筑工程,解决了因汛期持续降雨而出现大规模滑坡的安全隐患问题,彻底根治潜伏在企业电缆的威胁,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记者 左聪 通讯员 罗源源)

页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