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媒体新闻

打通新一轮汽车下乡的“堵点”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0-11-20 10:48

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鼓励各地增加号牌指标投放,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村居民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对居民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并购买新车,给予补贴。

2009年,我国开展的首轮汽车下乡和购置税优惠政策刺激,曾发挥了显著成效。时隔十一载后,国家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与以旧换新。新一轮汽车下乡,并不简单地做大汽车消费的体量,而是立足于引导汽车行业转型升级,以及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农村家庭首辆车以面包车、微型车、低速电动车为主,新一轮购置,则会以轿车、SUV占据主流,通过以旧换新,实现农村消费的升级换代。

社会各界对这项公共政策给予厚望,并受到广大农村消费者的追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堵点”,需要各级职能部门提前谋划。

首先,部门衔接问题。“以旧换新”是与汽车下乡相衔接的,从制度安排来讲,主要是鼓励农民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农用车或汽车,换购载货车或1.6升以下排量的汽车等。而农用车属农机部门管,其他机动车属交管部门管。因此,农机、交管等部门,在农用车的折旧、报废、评估和换购新车后的行驶证、驾驶证的转换等细节上,加强沟通和衔接,让农民在“以旧换新”过程中少跑冤枉路。

其次,回收网络搭建问题。旧车回收点既要注重其资质,以利于公平回收消费者的旧货;还要合理布局,以方便消费者运送旧货。再者,应加强对回收点的监督。

此外,汽车下乡最起码要有道路可跑,新能源汽车还要有充电桩。大中城市正如火如荼开展以物联网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而农村的公路、桥梁、充电桩等“老基建”尤为迫切,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倾斜,从各个层面打通汽车下乡的“肠梗阻”。

总而言之,好政策还需要有好操作,操作办法越细致、越优化,就越有利于凸显出好政策的功效。


页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