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富春 通讯员 严丽 郑倩茹
7月24日,阳新农发集团5000平方米的屯鸟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
经过宰杀、褪毛、取内脏、烘烤、煨煮、除菌等10余道工序,一只屯鸟被加工成“阳新屯鸟汤”罐头,销往中百、武商、胖东来、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
“灌装屯鸟汤年产量200万罐,年产值可达3亿元。”加工车间负责人说,公司还开发出冷鲜分割肉、卤制品等20余种产品,实现一只屯鸟“从喙到爪”全利用。
阳新农发集团董事长肖志强表示,屯鸟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保种、扩繁、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今年重点发力系列精深加工,做好品牌和渠道建设,全力推广阳新屯鸟饮食文化。
阳新屯鸟,这一白羽红喙赤掌的国家地标产品,在全产业链带动下,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凤凰”。
加工车间先烘烤出香味。(湖北日报通讯员 周奥 朱亦丹 摄)
全身是宝,从喙到爪进行全产品链开发。
手持罐头,旋转盒底,启动自加热。3分钟后,汤汁沸腾,浓香扑鼻,色泽淡黄,肉质细嫩,汤鲜甘甜。
屯鸟即阳新番鸭。据《本草纲目》记载,番鸭有温肾补阳、保肝益智等疗效。阳新独特的山水林田资源,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和珍贵食材。
“屯鸟谷氨酸含量比鸭高12.9%;甘氨酸含量高10.2%;不饱和脂肪酸高出24%……”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介绍,这些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使屯鸟汤既美味,又能改善脾胃,增强免疫力。
屯鸟主打产品是汤,如何将屯鸟汤卖向全国,且始终保持出锅时的鲜美?
作为屯鸟产业链龙头企业,阳新农发集团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加工厂,与楚菜大师卢永良团队合作,研发出经汽蒸锅煨煮、仅加生姜和盐等调料的屯鸟汤罐头;与楚菜研究院邹志平院长合作,研发盐水卤屯鸟。
屯鸟全身是宝。阳新农发集团与黄石本土卤制品老字号企业卤巧儿合作,将屯鸟头、爪、翅膀等部位做成卤制品,屯鸟血、内脏供给餐饮店做火锅,屯鸟毛成了羽绒制品企业的抢手货。
“一只8斤重的屯鸟,市价约240元。而进行全产品链开发,收益较活禽会实现翻倍。”阳新农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戈说。
汤色如金,肉色细腻。(湖北日报通讯员 周奥 朱亦丹 摄)
精准定位,全力拓展终端消费市场。
产品做出来了,还要有渠道。
今年6月,阳新农发集团与湖北省供应链协会签订年销售4000万元的阳新屯鸟协议,7月份开始批量供货。同时,积极对接国铁集团,争取自加热屯鸟汤进高铁。
“阳新屯鸟属中高端餐品。”张戈说,7月14日,黑珍珠餐厅高管来阳新考察,签订合作方案,推出屯鸟系列产品。中国黑珍珠餐厅指南覆盖北京、上海、武汉等34个城市,370家餐厅上榜,武汉有5家,均为业界翘楚。阳新屯鸟还成功进入上海很多高档宾馆。
屯鸟油脂率约7.5%,肥瘦适中,荤香不腻,配以当归、熟地、枸杞等中草药烹制,是手术后病人的滋补佳品。阳新农发集团正筹划以加盟店的形式,在武汉、黄石等地布局屯鸟汤馆,扩大消费终端。
为培养更多餐饮人员,6月12日,阳新屯鸟厨艺人才培训班开班,授课老师端出28道“全屯鸟宴”,屯鸟翅炸得金黄酥脆,羊肚菌与屯鸟做的狮子头美味可口,屯鸟肝做成法式鹅肝酱,中西合璧的滋味令人叫绝。
这60名参加培训的餐饮从业者,将带着一手绝活,到阳新乃至全省各地的医院、景点、高速服务区开张营业。
屯鸟要生长300天才能煨出一锅好汤。(湖北日报通讯员 周奥 朱亦丹 摄)
严控品质,每只屯鸟都有专属身份编码。
做大一个品牌,关键是品控和供货稳定。
“味道纯正的阳新屯鸟汤,必须是生长超过300天的纯白老屯鸟。6个月的屯鸟适合红烧。”张戈说,公司采取统一孵化、统一供苗、统一饲料、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和技术指导的“六统一”方式,规范农户养殖,确保屯鸟的生长周期和品质。
三溪镇阳新屯鸟保种繁育孵化基地,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新屯鸟的基因库。基地精心构建了42个核心群家系,每年百万只屯鸟苗破壳而出,送往全县22个乡镇及周边7个县市的52家规模养殖场。
还在蛋壳里孵化时,每只屯鸟苗便拥有了专属的身份编码。屯鸟苗1个月大时,便挂上质量追溯标签,开始10个月的成长之旅。在王英镇车前村德丰生态农业合作社,葡萄架下,屯鸟悠然觅食。老板娘笑着说,一季屯鸟,收入30多万元,合作社务工的14位村民,月薪能挣3000元以上。
如今,黄石举全市之力,支持阳新屯鸟产业。出台“屯鸟八条”相关政策,每年补贴1000万元用于养殖加工、品牌打造、渠道营销等拓展。阳新县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保种繁育基地。阳新农发集团与武汉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合作,提升产业区域品牌建设。
“2025年将实现年孵化种苗100万只,集中出笼商品屯鸟60万只,产值可达10亿元。”阳新县委书记杨波说。
屯鸟在萄萄架下自在生长。(湖北日报通讯员 周奥 朱亦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