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年度计划与总结

2018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19-08-19 15:13

今年来,我市各级农业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向好形势。全市农业总产值164.13亿元,增长3.4%;增加值99.43亿元,增长3.2%;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125元,增长8.25%。

一、基本情况

(一)坚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稳中向好。一是农业生产发展平稳。据统计,全市粮食总产57.28万吨,同比降低0.5%;油料10.46万吨,同比增长4.4%;蔬菜67.48万吨,同比增长4.2%;全市生猪出栏101万头,同比降低1.8%;家禽2006.7万羽,同比增长1.1%。二是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新型经营主体578家,其中合作社新增436家,达到3698家;家庭农场新增142家,达到1135家。三是特色产业渐成规模。坚持规模发展、基地种植、三产联动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一果(杂柑)、二茶(油茶、白茶)、三菜(藜蒿、食用菌、稻虾)为特色的优势产业板块。四是农运会取得佳绩。承办了湖北省第八届农运会,黄石代表队共取得16金10银9铜的好成绩,得到国家农民体协杭大鹏副主席、省人大周洪宇副主任的高度肯定。

(二)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是推进联盟发展。组建稻虾共作、油茶、柑桔、蔬菜、畜禽、农旅融合、涉农电商等“七大产业联盟”,通过政府推动、联盟带动、农民主动等方式,形成了“联盟+产业+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让产业发展成为贫困户的“摇钱树”。稻虾共作产业联盟,2018年发展“稻虾共作”面积6.7万亩,总面积达到10.6万亩。阳新北富公司“虾缘稻”品牌大米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称号。大力推广“爱媛28”柑桔品种,2018年新建示范基地3个、优质种苗繁育基地7个。蔬菜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共91家,涉及蔬菜生产、加工、经销和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联盟培育了注册商标20多个,其中6个被认定为湖北省名牌和湖北省著名商标。涉农电商联盟已发展盟员9个,通过线上宣传带动线下农产品销售的方式,把黄石港饼、杂柑、金牛千张、金柯辣椒等优质农产品卖到全国22个省份69个地市州。二是推进品牌创建。与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完善“农业与媒体携手、传媒与农业联姻”的农业宣传机制。通过垄上频道《乡亲乡爱》节目宣传推介我市优质农产品,现已录制推介康之堂铁皮石斛、绿知堂竹制品、龙凤山特色美食、金牛千张、三元油茶、昇丰周黑鸡等优质农产品。组织参加第十五届武汉农博会,“爱媛28”福柑、“虾缘稻”稻虾米等6个产品荣获第十五届武汉农博会“金奖农产品”。

(三)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总数达到7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3家。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达到124家。二是大力推进农旅融合。依托黄石市农旅产业联盟整合优质农旅资源,精心策划了乡村文化绿色游、回归田园黄色游、富美乡村红色游、现代农业蓝色游、工农文化彩色游等“五色”乡村旅游线路,得到了湖北省电视台的报道推介,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先后举办了保安桃花节、军垦葡萄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实现了旅游和农业的深度融合,全市乡村休闲游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在大冶市、阳新县举办农民丰收节,现场通过农业乡村振兴展示、农副产品展销、举办采摘活动等形式,充分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和农民新风采,吸引游客近1万人。三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四大平台,大冶市创建全国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阳新县成为全国水生蔬菜全国优势特色区、优质粮油发展区。依托平台,先后成功争取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中央支农专项油菜产业发展项目、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累计争取资金5800万元。

(四)坚持发展农业绿色生产。一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两区)划定工作,计划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3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50万亩。大力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集测土配方土壤样品101个,示范应用面积1.02万亩。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建设百亩以上示范区10个。推进绿色防控,建设白茶绿色防控试点500亩,水稻、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绿色融合防控示范区2.69万亩。二是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开展禁养区养殖场关停回头看,在全市各大媒体设立举报电话,对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抽查实现常态化。着力抓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养殖场实施“一场一策”治理,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设施配套率78.2%,粪污资源化利用76%。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累计建成收集冻库(冰柜)87台套,焚烧病死猪27万余头,实现了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的三全目标。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监管。全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共2844批次,合格率99.89%。强化依法行政,积极开展普法学习,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加强农业执法,全市查办违法案件36起。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新认定绿色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9个,全市有效使用农业“三品”标识的企业30家,产品总数76个。阳新县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五)坚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结合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县项目建设,组织60余名农业科技指导员,联系种植业科技示范户600余户,辐射带动2万余户农民,大力推广两优287、两优5814等早中稻新品种,有机质提升、水稻集中育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培训农民4500余人次,发布农技信息2万余条,咨询农业技术3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发放惠农政策宣传资料2.5万余份。二是加强产业扶贫培训。组建了黄石市农业产业扶贫专家团,组织91名农业专家,分蔬菜(经济作物)组、水果组、粮油组、生态畜牧组、生态渔业组、经管组、农机组、农村能源组等8个小组,助推全市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三是加强农机水平提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面提升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机械烘干等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初步预计,2018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19.13万千瓦,同比增长2.2%,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81.4%。

(六)实施人才兴农战略。一是建设人才基地。2018年,全市新增市级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基地5家,大冶市富农合作社被评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二是培育乡土人才。刘合伍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省“十佳”职业农民,万晟杰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333户、新型职业农民406名,选派14名农村实用人才外出培训。三是推广先进技术。成立现代农业宣讲队,组织编印各类科技专业书籍4000余本,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培训农民6000余人次。四是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工程。联合市委组织部两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印发实施方案,2019年计划招录100名普通大专学生,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队伍。

(七)坚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一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353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大冶市所属332个村基本完成试点任务;全市668个村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完成率80.8%,核实资产总额48.94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26.23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215万亩;689个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完成率83.3%,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40万人。二是积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纠纷调处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2018年全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实现流转交易4650宗,累计流转土地面积67.6万亩;全市土地仲裁机构受理调解纠纷86件,结案85件,结案率98%;大冶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2笔,计6110万元,为各类经营主体贷款6.2亿元,阳新建立“政府+农户+专业合作社+担保公司”信贷模式,为各类经营主体贷款1.4亿元。三是积极推进农场改革。社会职能剥离方面,大冶东风农场、黄石港花湖农场已完成职能剥离;其他农场稳步推进。农场土地确权方面,各农场已完成土地测绘工作,进入发证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2018年我市农业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良好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我市农业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特别是今年入伏以来,我市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农作物受灾严重。

(二)农产品优势不明显。农业主导产业的深加工环节发展滞后,产品包装技术落后,致使产品优势不强,虽然黄石市已树立了一些优秀品牌,但真正能在全国叫得响、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也只有劲酒。

(三)农技推广体系有待完善。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来看,机制不顺,人心不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散、线断、网破”;从农技人员结构来看,青黄不接,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严重不足,农业院校大学生“下不来、用不上、稳不住”。

三、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之年,虽然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更多的国家惠农政策落地,以及农业农村部门各项职能的不断整合加强,我市农业发展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势头。2019年将主要抓好6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实施“双十工程、双百产业、亿元项目”。重点评选10个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程和10个三产融合示范乡镇工程,形成本市特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接。打造百万亩双水双绿产业、百万亩果茶产业,以及实施一批农产品加工服务业项目,真正把黄石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农业三产融合先导区,努力实现在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和市场份额。二是突出产业联盟。重点要规范“联盟运作、利益联结、政策扶持、联盟考核”四大机制,搭建“技术服务、信息交流、品牌创建、市场营销、项目融资”五大服务平台,整合资源,聚焦力量,主攻“七大拳头产业”,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突出农旅融合。以农业丰收节为契机,策划一批展现乡土特色的农业节日庆典活动,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建示范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二)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一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二是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土地经营新模式,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规范发展“土地托管合作社”等土地经营方式。三是推进农垦改革。在全面完成办社会职能剥离和土地确权登记办证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

(三)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果探索建立农业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做到已整改问题不反弹。全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专项战役一是突出精准施肥施药。加大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推行精准施药、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化肥、农药施用强度持续降低。二是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突出秸秆肥料化粉碎还田工作主线,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力度,鼓励农机购置补贴向粉碎还田机具倾斜,鼓励联合收割机加装使用秸秆切碎装置。三是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坚持“一场一策一方案”,推行废弃物全量收集还田利用、固体粪便堆肥利用等模式。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充分利用我市柑桔、黄桃等果品产业基地发展迅猛的优势,培育引进一批加工企业,不断健全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二是做响农业品牌。充分利用好与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合作的重大机遇,搭借农博会等重大节会平台,营造声势,叫响品牌,争创一批精品农旅景点、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做强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监测水平,逐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非洲猪瘟防控,严格按照“严防死守、外堵内清”的防控要求,千方百计防止再次发生疫情。四是做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实力、有品牌、有带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淘汰一批产能落后、效益低下的农业企业,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服务乡村振兴,助推精准扶贫。

(五)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一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继续抓好主推技术和优质农产品的推广,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努力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二是提升农机化水平。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抓好春耕三夏农机化生产,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推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模式推广示范,推进农机全面全程机械化进程。三是做好“互联网+农业”。依托信息进村入户整县试点,推进益农信息社及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开展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在大田种植、特色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等领域推进各类物联网示范项目应用。

(六)加强农业部门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强理想、强信念,在工作中践行“四个合格”标准,坚持“两个维护”,打造“一懂两爱”三农队伍。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政风险管控,狠抓廉政风险问题排查,抓早抓小抓苗头,接受群众监督。巩固反“四风”成果,以钉钉子精神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三是加强依法行政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开展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增强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优化农业发展法治环境。四是加强系统内部建设。认真履行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信访、保密、文明、国家安全等“一岗双责”,确保不发生干部职工违法犯罪,不发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火灾、交通事故,不发生干部职工非正常上访,不发生群体性事件,不发生被媒体炒作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


页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