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执行及落实情况

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夯实湖北脱贫底盘  我省农业产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1-07-28 16:32

索引号011043305/2020-168436发文日期2020-12-15
发布机构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文号
分    类农业、畜牧业、渔业效力状态有效

湖北是一个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中部省份,有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37个贫困县、4821个贫困村,其中9个深度贫困县、507个深度贫困村,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1.5万户、581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特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强化政治担当,紧盯特色产业、绿色农业,做好“立特色、兴产业、强主体、固联结、扶科技、保增收”六大文章,不断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效,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到年底,93.96%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到产业扶贫中,68%以上的贫困户依靠发展产业脱贫,贫困人口减少到2.7万户、5.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4.4%下降到0.14%,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迅猛发展。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坚持分区推进、分类发展,以茶果菜药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面积逐年增加,形成了四座茶山(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四条水果带(长江三峡优质柑橘、汉江流域优质砂梨、316107国道沿线优质桃枣、三峡库区优质甜橙)、三大药谷(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的443”产业布局。截至2019年底,37个贫困县优质粮油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达4466.79万亩,其中茶叶491.63万亩、林果329.6万亩、蔬菜656.57万亩、中药材423.48万亩,分别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2.3%58.8%76.3%94.3%,基本形成县有支柱产业、乡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基地、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7.95万公里,所有乡镇、行政村、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37个贫困县落实47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两区”划定耕地面积1225万亩。贫困地区通动力电达100%,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8%。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100%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通达率达92.7%。全省改建农村户厕330.5万户、农村公厕2.8万座,897个建制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建成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1872座,96.2%的行政村达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五有标准。现行标准下农村饮水安全已实现全覆盖。7.5万户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全清零

——贫困地区带贫益贫效果显著37个贫困县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4万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6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3万家、家庭农场1万多家、种养大户2.9万家,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507个深度贫困村每村有2个以上带动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订单、股份、劳务、服务、租赁等多种形式,提高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探索出了藤上结瓜、入股分红、资产收益等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户由单打独斗嵌入产业链条,构建租金+薪金+股金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74万户207万人就业增收。

——贫困地区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培育3.57万个创业致富带头人,为60.76万户贫困户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58.12亿元,建成5646座光伏扶贫电站,认定317家扶贫龙头企业、1354家扶贫车间,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贫困户达86万户255万人。蓬勃兴起的乡村休闲农业,2019年综合收入达434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带动17.78万贫困人口受益。

——贫困地区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132019年,37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266元增加到12911元,年均递增10.06%,高于同期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296元增加到2019年的8149元,年均增幅25.4%

一、坚持谋篇布局高起点,为产业发展搭建新架构

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设立产业扶贫专班,建立省领导联系片区和贫困县制度,多次召开指挥部会议、督办会和专题会,每年召开产业扶贫现场会、推进会,重点交流产业经验,研究部署产业扶贫工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扶贫办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11家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强化省级指导和政策的创设。压实市县工作责任,畅通调度沟通渠道,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注重顶层设计。构建产业扶贫政策矩阵,制定出台产业扶贫指导意见、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和产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等,细化发展目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工作举措,实化政策支持,推动各地做强特色产业、做活特色文章,让特色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贫困人口。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和落实包片包县对口帮扶工作机制,201620193年间36个经济强市县结对帮扶37个贫困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49亿元、财政援助资金20.63亿元。提升浙鄂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运行效益,大力开展扶贫协作、产业合作、人才交流等,杭州市向恩施州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近950个,建成利川、咸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7个,带动16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各市县组建2万余个“尖刀班”“服务队”“专家组”下沉村、组生产一线,开展不间断的跟踪帮扶,以超常规的力度攻克贫困的最后堡垒。加大投入力度。制定出台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实施意见,突出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投入。2015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产业扶贫项目48798个、资金326.9亿元,其中中央、省级支农专项资金250亿元向贫困地区倾斜(其中恩施州45亿元,咸丰县5.6亿元,来凤县4亿元)。

二、坚持提档升级高定位,为产业发展找准新思路

四大片区分类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扶贫”双轮驱动,以“四大山区”为重点,推动富硒茶叶、道地药材、高山蔬菜、名优水果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恩施绿茶、利川红茶等54个主导产业,创建宜昌蜜橘、蕲春蕲艾、通城油茶等28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优先在贫困地区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行动,推动贫困地区放大绿色优势,擦亮绿色品牌。全省贫困地区三品一标”品牌数达1195个,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一县一策全力推动。各地立足自身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走好差异化发展路子。如鄂西的恩施州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发展富硒土豆、富硒茶叶、富硒药材等,大力消除产业空白村、消除产业空白户,全州特色产业基地达到698万亩,覆盖2000多个村,带动32万户贫困人口脱贫。鄂东的黄冈市“一子落”走出“满盘活”,重点打造“罗田一只羊”“蕲春一棵草”“英山一杯茶”“麻城一朵花”“红安一株苕”特色产业布局。产业融合提升效能。全省37个贫困县创建3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基地近3万个、产地初加工设施2000余座,创建2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5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优先支持18个乡镇实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组织网络平台积极推介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0家精品农庄、1000个乡村旅游景点和精品线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创办各类“扶贫车间”,十堰市郧阳区创造性开展“袜业扶贫”,形成了“区有扶贫产业园、乡镇有扶贫工厂、村有扶贫车间、户有扶贫作坊”的袜业全产业链扶贫格局,带动1万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创业,75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三、坚持利益联结高效益,为产业发展建立新机制

强化市场主体带动。积极推广黄冈“政府+市场主体+银行+保险+贫困户”的“五位一体”和恩施“一村培育1个主导产业,建立2个合作组织,对接1个龙头企业,带动若干个贫困户以土地租金、劳务薪金、销售现金、分红股金等多渠道增收”的“121+X”产业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村(户)嵌入产业链,与市场主体抱团发展。开展“千企帮千村”“知名民企湖北行”等活动,组织6933家民营企业签约帮扶6239个行政村,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2.21亿元,惠及78.09万贫困人口。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经营主体和贫困户提供农资配送、农机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指导等全方位农业服务。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贫困村集体经济管理台账,成立经济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14473个,量化集体资产资源667.25亿元,累计分红10.84亿元。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引导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签约“能人回乡”创业项目2000余个,完成投资超500亿元,农村双创园区达到234个,培育双创主体8.1万个、双创人员39.7万人。加大技术服务支撑。组建农技专家团队179个,涵盖各类专家639人,特聘农技员179人,设置村级产业指导员1.6万名。按照“贫困村+村级技术员+示范主体”的模式,推动每个贫困村培育至少1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每个示范主体至少示范推广1项以上主推技术,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广老果园改造、茶园绿色防控、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稻田综合种养等省级农业主推技术148项,农业关键技术到位率达95%,农业机械化应用率年均增速2%以上。推广郧西县“一户一技能”技能培训经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8万人、农业科技示范户6.5万户,培训经营主体8.2万人次,培训贫困人口117.3万人次。

四、坚持产销对接高价值,为产业发展打通新脉络

打造金字招牌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222”行动,利用央视等重要媒体,接续推进“中国荆楚味ž湖北农产品”宣传公益行动,大力宣介武汉东湖“习莫会”“一红一绿”(利川红和恩施玉露)用茶,着力打造武当道茶、恩施玉露、房县花菇、蕲春蕲艾、秭归脐橙、罗田黑山羊等名优特“金字”招牌,以品牌树形象、以品牌增效益,为脱贫减贫注入持久活力。搭建推介平台。组织贫困地区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等参加茶博会、农交会、农洽会和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举办专场推介会百余场次,签订意向协议近30亿元。组织开展“湖北名茶沿海行”“湖北名茶边疆行”活动,在俄罗斯、摩洛哥设立中国茶展销中心,积极推动我省茶叶、香菇、柑橘等优势农产品“走出去”,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产品出口119亿元人民币,同比逆势增长35.8%构建网销渠道。28个国家贫困县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覆盖,累计建立5786个村级服务网点,服务贫困人口126万人次,带动就业13万人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1.7亿元。组织开展“百天千万扶贫行动”,利用京东、斗鱼等平台资源,以“主题宣传+新闻故事+扶贫代言+互动直播+大型活动+电商销售”的新模式,持续掀起消费扶贫新热潮,农产品累计销售金额超2000万元。

五、坚持克服困难高标准,为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

奋力战“疫”战“洪”战“贫”。出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30”“稳就业25”“春耕生产20”“决战决胜脱贫攻坚15”“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疫后重振15”等举措,启动疫后重振“十大工程”,估算投资2.3万亿元,制定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系列政策,全力降低疫情和汛情对产业扶贫的叠加影响,坚决答好疫情灾情“加试题”。千方百计稳产就业。实施公益岗位“倍增计划”,在贫困地区设置6.69万个生态护林员岗位,利用光伏扶贫收益设置超过5万个扶贫公益岗位。积极推动东部六省和湖北的6+1”劳务协作,全省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08.4万人,超2019年全年的9.7%保障主体复产复工。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万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举办上下游企业产业链对接200余场次。推出“政府+担保+金融”“新型经营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信贷,投放贷款561亿元,带动帮扶贫困户39万户。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复工,全省共安排扶贫项目41013个,已全部开工,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齐心协力促进消费。今年疫情发生以来,积极对接人民日报、央视、京东、微信等平台,持续开展“搭把手、拉一把”“拼单带货”“网红直播”等活动,大力推进浙鄂消费扶贫协作和鄂粤“保供稳价安心”专区行动,争取中央定点扶贫单位支持,加大政府和工会职工福利采购力度,促进茶叶、香菇、小龙虾等农产品销售70.4万吨、389.2亿元,有力有效带动贫困农户增收。推动“扶贫832”等网络平台建设, 37个贫困县全部纳入“扶贫832”平台,认定扶贫产品22487个,累计销售403.3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外部挑战和未来减贫防贫的崭新征程,产业扶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能致远下一步,我们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强筋壮骨,推动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持续升级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产业融合新业态,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二是通经舒络,推动产销对接工作。主动投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挥湖北的自然禀赋、交通区位和科教资源等优势,着力在平台建设、品牌打造、物流体系等方面下功夫,巩固生产链、畅通流通链、提升价值链,不断提升减贫益贫质效。三是循环再生,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发展集体经济,推广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就地务工、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带贫模式,完善联贫带贫长效机制,让更多贫困群众更好融入现代市场经济。四是活血补气,补齐三农领域短板。细化实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具体办法,推动加快构建与建设农业强省目标相适应的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提升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脱贫减贫的条件支撑。五是内外兼顾,有机衔接乡村振兴。37个脱贫摘帽县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点,传承扶贫攻坚期内系列有效战法,予以持续支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围绕规划、政策、产业、组织和人才等方面,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581万脱贫人口在乡村全面振兴中不掉队。



    页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