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文件公告

中共黄石市委 黄石市人民政府 关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0-05-21 15:41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做好全市“三农”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打造“三纵一横”乡村区域发展布局为抓手,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三农”领域短板为重点,以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双十工程双百产业”(10个市级特色小镇和10大产业联盟、百万亩“虾稻共作”产业和百万亩果茶产业)为着力点,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三农”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推进我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对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一)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聚焦存量贫困群众,瞄准薄弱环节,全面发力,合力攻坚,确保全市存量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落细各类保障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和脱贫攻坚普查,以“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为重点,全面落实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强力保持攻坚态势。落实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强化各地各部门脱贫攻坚责任,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投入力度不减、帮扶队伍稳定。严格执行“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责任制。扎实开展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层层压实各地各部门的责任,加大考核问责力度,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三)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针对扶贫专项巡视发现和考核反馈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问题不反弹。健全脱贫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及时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力度,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加快扶贫资金拨付和项目建设进度,加强扶贫小额信贷支持,有效防止因疫返贫致贫。

(四)开展脱贫攻坚成效宣传。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宣传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和成效,让广大群众充分认知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让群众知道“惠从何来”、“惠在何处”。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脱贫攻坚一线的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讲好脱贫攻坚“黄石故事”。

(五)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解决相对贫困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实施办法,强化规划、政策、考核、工作机制等对接。推进各县(市、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跨市交易,资金收益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二、对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推动阳新县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做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安防工程建设等工作。巩固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成果。推进“气化乡镇”工程。优化升级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加快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铺设步伐。

(七)提高农村水利保障水平。推进大冶湖综合治理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实施泵站涵闸更新改造、中型灌区续建等防汛抗旱补短板工程,整治病险头顶塘39座,实施大冶杨桥灌区、红旗灌区和阳新罗北口灌区改造,改善灌溉面积15.6万亩。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推进供水城乡一体化,实施45处镇村农村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完成3.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

(八)优化农村教育和文化发展格局。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加快推进乡村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强化控辍保学,确保不让一名农村学生因贫失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全面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进农村文体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

(九)补齐农村民生工程短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加大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投入,引导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下沉。加强基础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健全农村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提升农村村委会和城乡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四点半学校、日常照料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能力,有条件的社区可搭建平台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开展便民服务。

三、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十)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三纵一横”乡村发展带建设。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今年完成33个省级示范村和138个整治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十一)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改无害化户厕1.65万户,精准灭荒4.3万亩,争创国家森林乡村10个。人居环境整治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现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以上。持续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

(十二)综合治理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抓好农作物秸秆肥料化还田工作,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落实长江流域黄石段水域常年禁捕要求,2020年年底前完成渔民退捕任务。

四、对标农业稳产保供要求,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十三)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紧扣“服务大武汉、培育大产业”目标,依托黄石市农业产业发展协会和现有的八大产业联盟,提档升级“双十工程”,做大做强“双百产业”。加快大冶市国家级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大冶市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阳新县国家级优质粮油发展区、阳新县国家级水生蔬菜优势特色区的建设步伐,深入实施大冶市金牛镇和阳新县枫林镇国家产业兴村强镇示范项目。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园,重点打造20万亩“虾稻共作”、20万亩福柑、10万亩白茶、10万亩药材等特色产业。坚持“2+N”品牌发展战略,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将黄石福柑、黄石稻虾打造成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大力实施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程,力争新增培育创建2个省级特色小镇。瞄准武汉大市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沿黄石至武汉快速路、黄咸高速和大广高速等公路线,按照50亿元的规模布局,打造若干个现代休闲农业旅游点,形成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通过举办“桃花节、玫瑰花节、荷花节”等旅游活动,吸引武汉等地市民来观光、采摘、购物。

(十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按照“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精品”、“一村一特色”的目标,培育适合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电商化运营的农产品主打项目,推动“名特优新”农产品上网营销。全市培训农村电商实用人才不少于3500人次,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电商微商品牌企业不少于2家。对上申报争取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2个。

(十五)稳定粮食生产规模。强化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力争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5万吨以上。提高优质稻种植比例,因地制宜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等生态循环模式。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推广统防统治、代耕代种等服务模式。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6.71万亩。

(十六)压实“菜篮子”责任制。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相结合,力争生猪出栏量恢复到常年80%的水平,保障猪肉有效供给。加强非洲猪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建立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体系。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二维码制度,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坚决打击农产品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以上。

(十七)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完善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收。推进农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力争精准培训1万人。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专项行动”,开展返乡职业培训和创业辅导服务3000人次以上。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给予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

五、对标自治法治德治要求,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十八)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堡垒。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加大抓乡促村力度,加强乡镇班子建设,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积极探索农村党支部书记选用新渠道,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继续招录一批村主职干部助理,每村储备2名以上后备干部。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考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实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提升服务群众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党组织在产业上的引领作用,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

(十九)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全市50%以上的村和乡镇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确保全市祠堂全部转化为文化活动阵地。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以村规民约制度制订和实施为抓手,引导婚丧礼仪节俭文明,抵制大操大办、赌博抹牌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

(二十)建设平安和谐乡村。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扶贫惠农资金和侵犯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制止非法宗教活动,落实基层宗教工作长效机制,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农村地区重点部位覆盖率、联网率、高清率达到100%,每个行政村建设5个以上高清视频探头并联网共享。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行为。

(二十一)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坚持县乡联动,推动更多资源下沉,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推进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不少于40个村纳入试点范围,推进农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和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推进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积极推动城中村“村改居”工作。深化“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支持大冶市建设“国家级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

六、对标党管“三农”工作要求,强化“三农”工作保障措施

(二十二)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强化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整治“三农”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从严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

(二十三)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加大财政“三农”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投入与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鼓励县级政府在债务限额内发行专项债券,优先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建设。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小微企业相关贷款税收减免政策。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探索创新乡村振兴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三农”领域。

(二十四)强化乡村发展用地保障。农业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用地不再使用的必须恢复原用途。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放管服”改革和乡村建设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土地二级市场规则。

(二十五)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整合利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推动组建黄石农科院。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项目。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抓好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培训。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作用,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开展农业生产。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大学生、企业家等到农村干事创业。

(二十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做好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规范林权、河湖等全类型不动产登记,完成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年度任务。推进大冶市、铁山区两个国家级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整县改革试点,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和闲置宅基地资源。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建立宅基地总量控制、乡镇审批、县级监督责任机制,防止土地占用失控。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大对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面向小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垦、农业水价、供销合作社等改革。


附件:工作责任清单



                                                          工作责任清单


序号

重点工作

主要任务

责任单位

对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1.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市扶贫办、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2.强力保持攻坚态势

市扶贫办、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3.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市扶贫办、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4.开展脱贫攻坚成效宣传

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市广播电视台、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5.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市扶贫办、市委农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对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6.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市交通运输局、电信、黄石供电公司等

7.提高农村水利保障水平

市水利和湖泊局

8.优化农村教育和文化发展格局

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9.补齐农村民生工程短板

市卫健委、市民政局

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10.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11.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委、市水利和湖泊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12.综合治理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对标农业稳产保供要求,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3.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文化和旅游局等

14.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市商务局、市发改委等

15.稳定粮食生产规模

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等

16.压实“菜篮子”责任制

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17.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

对标自治法治德治要求,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18.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

市委组织部等

19.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民政局等

20.建设平安和谐乡村

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

21.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市民政局等

对标党管“三农”工作要求,强化“三农”工作保障措施

22.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等

23.优先保障“三农”投入

市财政局等

24.强化乡村发展用地保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25.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

26.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

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和湖泊局等

相关解读文件:

《2020年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系列解读之一 打造”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升级版》

http://nyj.huangshi.gov.cn/xxgk/zcfgjjd/202005/t20200521_629400.html

《2020年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系列解读之二 补齐“三农”短板 促进乡村振兴》

http://nyj.huangshi.gov.cn/xxgk/zcfgjjd/202005/t20200521_629404.html

页面分享: